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讯(记者李方)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协会)今日发布《2025年全球毕业生前景调研报告》显示,金融业仍是大学生及应届毕业生的首选择业领域,人工智能则被普遍视为风险与机遇并存,中国毕业生的信心水平近三年来持续攀升,折射出中国着力支持就业等举措为中国毕业生就业信心打下良好基础。
报告显示,本次调研中,超过三分之一(37%)的受访者认为金融是最有前景的职业方向,较2024年的30%,2023年的24%有显著提升,两年间累计增幅达54%。尽管毕业生对金融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其对人工智能及潜在的颠覆性影响较为担忧。虽然绝大多数(88%)受访者对自己的AI素养充满信心,但仍有三分之二(67%)的毕业生担心AI可能会对其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求职难度。
CFA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FA持证人傅孟琳(Margaret Franklin)表示,“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金融作为职业选择正越来越受到欢迎。CFA协会相信,金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亟需更多有使命感的年轻人进入这一领域,助力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AI将成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必备能力,掌握AI技能的毕业生将获得突出优势,并能够利用这项技术实现职业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在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兼具技术能力与扎实分析判断力的人才,必将脱颖而出。”CFA协会全球合作伙伴及客户关系亚太区高级总经理、CFA持证人侯翠琴说。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全球毕业生普遍面临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十字路口。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毕业生在本次调研中展现出更强的信心水平,在对未来职业前景有信心(92%)、对了解用人单位需求的信心(93%)方面,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分别为81%、83%)。在职业前景自评中,给出高分(8-10分)的中国毕业生占比(8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6%)。
同时,调研显示中国毕业生的信心水平近三年来持续攀升。对自身未来职业前景有信心的毕业生比例,从2023年的85%增加至2024年的87%,2025年进一步提升到92%。今年,21%的受访者对自身职业发展给出了10分满分,较2024年的15%显著增加。
这不仅表明中国的年轻一代正积极适应变化,为自身职业发展探索更广阔的可能性,也折射出中国着力支持就业、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等举措,营造了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中国毕业生的乐观态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行业倾向方面,超过半数(54%)受访者将金融机构列为理想就业去向,远高于全球35%的平均水平;其次是科技企业(52%)和学术或研究机构(41%)。
在技能重视度方面,中国毕业生更看重定量分析技能(53%)和AI技能(50%)以及创造性技能(43%),重视程度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分别为48%、40%、39%)。约半数(49%)中国毕业生计划在本科毕业后攻读研究生或考取专业认证,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6%)。对比专业认证与研究生学历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多数(58%)受访者首选专业认证。
作为当前技术大变革时代的一员,中国的年轻一代正积极拥抱科技、适应变化,并以实践为导向重塑职业技能,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探索更广阔的可能性。这种积极态度也折射出中国在稳就业、强化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举措,为人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正规配资官网
大圣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